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特殊页面
LabAnimalWiki
搜索
搜索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查看“︁E-2014-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Cargo数据
获取短链接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
E-2014-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管理员
、contenteditor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seo: title=E-2014-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titlemode=article | keywords=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屏障设施,,,,,,,, | description=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根据《[[GB 14925-2023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中的3.8 屏障环境设施 barrier environment facility的定义“能够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符合屏障环境要求的,用于实验动物生产或动物实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其中物品进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传递窗。 传递窗作为屏障设施物品传递的“三大件”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指高压灭菌器、传递窗、传递舱,一些单位还在使用渡槽。 无论是“三大件”中的哪一种都需要监测其消毒灭菌效果,否则可能造成屏障设施物品受到污染,影响屏障设施有序运行。下面文章对检测频率、标准及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 '''1. 检测目的''' == 规范氙光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流程,确保传入屏障设施的物品表面无菌。 == '''2. 检测范围''' == 实验动物中心所有使用的氙光传递窗,消毒灭菌程序为消毒3min,自净1min。 == '''3. 检测频率''' == 3.1. 消毒灭菌效果:每半年检测一次。 3.2. 紫外强度:每月检测一次。 3.3. 异常情况:设备维修后、消毒灭菌参数变更后或屏障环境出现污染时立即检测。 == '''4. 检测标准''' == ==== 4.1. 消毒灭菌效果 ==== :a. 消毒灭菌范围:细菌、病毒等; :b. 消毒灭菌原理:高能脉冲氙光灯(氙光灯产生超强度紫外线); :c. 细菌杀灭效率:开机3分钟消毒灭菌率≥95%(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芽孢杀灭效率:开机3分钟杀灭率≥95%(枯草芽孢杆菌)。 ==== 4.2. 紫外强度判定 ==== :紫外强度 >70μW/cm<sup>2</sup> == '''5. 检测位点''' == 注:A、A’、B、B’为洁存室一侧门的点;C、C’、D、D’为洗消间一侧门的点。 [[文件:E-2014 图1 氙光传递窗检测位点.jpg|200px|thumb|right|图1 氙光传递窗检测位点]] == '''6. 检测方法''' == === '''6.1. 生物指示剂法''' === ==== '''6.1.1. 材料''' ==== 萎缩芽孢杆菌ATCC9372(原名: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菌片,芽孢含量为 5.0×10<sup>6</sup> cfu/片;LB肉汤培养基 ==== '''6.1.2. 操作步骤''' ==== :①称取LB肉汤培养基固体粉末10.5g于锥形瓶中,加入5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121℃高压消毒灭菌15分钟,冷却至50℃左右时,倒入无菌离心管,4℃冰箱备用。 :②将萎缩芽孢杆菌菌片置于氙光传递窗内指定位置。 :③启动氙光消毒灭菌程序,运行完整周期。 :④消毒灭菌结束后,取出菌片,按无菌操作方法接种到装有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的试管中,确保菌片完全浸入培养基中,并在试管表面标签空白处记录消毒灭菌管理的必要事项,如编号、消毒灭菌处理日期、操作人员等。 :⑤将试管放置于恒温培养箱内,37℃ 培养48h。 :⑥另取一片同批号未消毒灭菌的萎缩芽孢杆菌菌片无菌接种到10ml LB肉汤培养基的试管中作为阳性对照,同批配置的空白LB肉汤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同样条件下进行培养。 ==== '''6.1.3. 结果判定''' ==== :①若培养48h后,培养基出现浑浊或菌膜,表明消毒灭菌不合格。 :②若培养48h后,培养基澄清,表明消毒灭菌合格。 :③以上两种结果只有在阴性对照培养基澄清,阳性对照培养基出现浑浊或菌膜时监测结果才算有效。 ==== '''6.1.4. 注意事项''' ==== :①菌片储存温度4℃-30℃,相对湿度30%-70%,远离消毒灭菌剂,避免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切勿冷冻。 :②呈阳性的菌片和使用的培养基应在消毒灭菌后废弃。 === '''6.2. 化学指示剂法(快速验证)''' === ==== '''6.2.1. 材料''' ==== 紫外线强度化学指示卡 ==== '''6.2.2. 操作步骤''' ==== :①将紫外线强度化学指示卡置于氙光传递窗内指定位置,有图案的一面朝向灯管。 :②启动氙光消毒灭菌程序,运行完整周期。 :③拿出指示卡,与标准色块对比,观察指示卡中间紫外线感光色块的颜色。 ==== '''6.2.3. 结果判定''' ==== :①新的紫外线灯管,测试辐照强度值≥90μW/cm<sup>2</sup> 时,判定合格。 :②使用中的旧灯管,测试辐照强度值≥70μW/cm<sup>2</sup>时,可继续使用;测试辐照强度值<70μW/cm<sup>2</sup>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 '''6.2.4. 注意事项''' ==== :①指示卡照射后应立即观察颜色变化情况,感光色块会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褪色,且褪色后的指示卡不得重复使用。 :②开启包装后,未用完的指示卡应用黑纸包装后再放入塑料袋内,防止指示卡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 :③指示卡的性能易受光线、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应置于避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室温储存。 == 7. 未来传递窗的改进方向 == 1. 所有灯管有不工作报警提示。 2. 不再需要玻璃。1)太重;2)氙光开启过程中,射线对人眼的伤害。 == 参考文献 == 1. 此篇文章内容为[[吕安]]撰写,[[用户:Changzai]]进行增减并进行格式编辑。<br> 2. 感谢周老师、庞老师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分类:IACUC facility review]] [[分类:实验动物管理]] [[分类:实验动物设备]] [[分类:环境与设施]] [[分类:管理体系]]
返回
E-2014-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搜索
搜索
查看“︁E-2014-氙灯传递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的源代码
添加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