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创建页面,内容为“ === 定义与背景 === 动物福利是指保障动物在饲养、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和痛苦,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这一概念在科研领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涉及动物实验的场景中[1]。 === 核心原则(3R原则) === # 替代(Replacement):优先使用非动物实验方法。 # 减少(Reduction):在科学目标允许下尽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 # 优化…” |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 |||
| 第1行: | 第1行: | ||
{{#seo: title=实验动物福利 | titlemode=article | keywords=实验动物福利,动物福利,3Rs,,,,,,,,, | description=实验动物福利 }} | |||
== 定义与背景 == | |||
动物福利是指保障动物在饲养、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和痛苦,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这一概念在科研领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涉及动物实验的场景中<ref>[[GB/T 35892-2018 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审查指南]]</ref>。 | |||
== | == 核心原则(3Rs原则) == | ||
# 替代(Replacement):优先使用非动物实验方法。 | # 替代(Replacement):优先使用非动物实验方法。 | ||
| 第9行: | 第9行: | ||
# 优化(Refinement):改进实验方法以减轻动物痛苦[1]。 | # 优化(Refinement):改进实验方法以减轻动物痛苦[1]。 | ||
== | == 人道终点评审 == | ||
=== 定义与原则 === | |||
* 人道终点:科学目的与动物福利权衡的结果,旨在实验目标达成时及时终止动物痛苦[1]。 | * 人道终点:科学目的与动物福利权衡的结果,旨在实验目标达成时及时终止动物痛苦[1]。 | ||
| 第19行: | 第19行: | ||
** 持续优化原则[1] | ** 持续优化原则[1] | ||
=== 实施流程 === | |||
# 实验前计划:制定包含疼痛分级表(如附录A的量化指标)的终点标准[1]。 | # 实验前计划:制定包含疼痛分级表(如附录A的量化指标)的终点标准[1]。 | ||
| 第25行: | 第25行: | ||
# 实验后再评估:复盘终点设置的合理性[1]。 | # 实验后再评估:复盘终点设置的合理性[1]。 | ||
=== 特殊场景指标<ref>[[RB/T 173-2018 动物实验人道终点评审指南]]</ref> === | |||
* 肿瘤研究:肿瘤体积≤10%体重 | * 肿瘤研究:肿瘤体积≤10%体重 | ||
* 感染研究: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 | * 感染研究: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 | ||
* 基因修饰动物:严重先天缺陷(附录B) | * 基因修饰动物:严重先天缺陷(附录B) | ||
== 伦理审查体系 == | |||
* 审查机构:需设立伦理委员会,审查实验方案中的福利措施[5]。 | * 审查机构:需设立伦理委员会,审查实验方案中的福利措施[5]。 | ||
* 审查内容:包括动物来源、饲养条件、麻醉镇痛方案及安乐死方法[5]。 | * 审查内容:包括动物来源、饲养条件、麻醉镇痛方案及安乐死方法[5]。 | ||
== 操作规范 == | |||
* 哨兵鼠管理:对打架受伤动物及时隔离治疗,缩短单笼饲养时间[3]。 | * 哨兵鼠管理:对打架受伤动物及时隔离治疗,缩短单笼饲养时间[3]。 | ||
* 人员要求:实验者需通过动物福利培训,每年体检[4]。 | * 人员要求:实验者需通过动物福利培训,每年体检[4]。 | ||
== 法规框架 == | |||
* 国家标准:《[[GB/T 35892-2018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 |||
* 地方条例:《[[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要求许可证制度。 | |||
== 参考文献 == | |||
# [[RB/T 173-2018 动物实验人道终点评审指南]] | |||
# [[DB11/T 1717-2020 动物实验管理与技术规范]] | |||
# [[DB11/T 1734-2020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技术规范]] | |||
# [[GB/T 35892-2018 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 |||
# [[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 |||
2025年10月18日 (六) 13:50的最新版本
定义与背景
动物福利是指保障动物在饲养、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免遭不必要的伤害、饥渴、不适和痛苦,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这一概念在科研领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涉及动物实验的场景中[1]。
核心原则(3Rs原则)
- 替代(Replacement):优先使用非动物实验方法。
- 减少(Reduction):在科学目标允许下尽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
- 优化(Refinement):改进实验方法以减轻动物痛苦[1]。
人道终点评审
定义与原则
- 人道终点:科学目的与动物福利权衡的结果,旨在实验目标达成时及时终止动物痛苦[1]。
- 三大原则:
- 权衡性原则:平衡科学价值与动物伤害
- 伤害最小化原则
- 持续优化原则[1]
实施流程
- 实验前计划:制定包含疼痛分级表(如附录A的量化指标)的终点标准[1]。
- 实验中评估:监测动物状态(如体重下降≥20%、严重外伤等),达到预定指标时终止实验[1],[3]。
- 实验后再评估:复盘终点设置的合理性[1]。
特殊场景指标[2]
- 肿瘤研究:肿瘤体积≤10%体重
- 感染研究:持续高热或神经系统症状
- 基因修饰动物:严重先天缺陷(附录B)
伦理审查体系
- 审查机构:需设立伦理委员会,审查实验方案中的福利措施[5]。
- 审查内容:包括动物来源、饲养条件、麻醉镇痛方案及安乐死方法[5]。
操作规范
- 哨兵鼠管理:对打架受伤动物及时隔离治疗,缩短单笼饲养时间[3]。
- 人员要求:实验者需通过动物福利培训,每年体检[4]。
法规框架
- 国家标准:《GB/T 35892-2018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 地方条例:《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要求许可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