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
兔,又称兔子,在汉语中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学名:Leporidae)物种的总称。 兔子过去被认为是草食性动物,但偶尔也会吃肉补充蛋白质。[1] 作为食物 兔子肉可食用,且在世界范围内,兔肉是非常常见的肉类食品。兔子也是仅次于鸡、鸭和猪,最常被屠宰取肉的动物。仅2013年一年,全球就有超过11亿7千万只兔子被屠宰。[2]
东方文化:兔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
西方文化:基督教国家以兔子作为复活节的象征之一。
品种与品系
实验动物常用兔品种
日本大耳白,青紫蓝,
遗传工程兔
一种经基因修饰而得到的有特定遗传突变或外源基因整合或基因敲除的兔,也常被叫做基因修饰兔。包括转基因兔、基因定点突变兔、基因编辑兔等。 研究简史(制备方法) 遗传工程兔可以通过转基因、靶向突变(敲除、敲入或条件性敲除和敲入)或自发突变等方法获得,经过建系繁育,修饰或突变的基因或位点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一代。 1985年,第一个转基因兔通过原核显微注射获得。1993年后成功制作了人载脂蛋白AⅠ等多种转基因兔,用于脂代谢疾病研究。此后随着CRISPR/Cas9系统等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发展,制作遗传工程兔也越来越便捷了。 应用与前景 遗传工程兔作为研究脂代谢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肝脏疾病、肥大型心肌病和病毒及癌症等多种人类疾病重要的模式动物,在生物医药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蛋白、抗体等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各个方面。除以上用途外,遗传工程兔还可以用于改善优良品种,育种,以达到抗病、改善或增加某种经济性状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