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鼠螨虫防治指南

来自LabAnimalWiki

由来

最近越来越多的同行们问到如何治疗螨虫(fur mites)。自己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现分享给同行。

实验动物微生物、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肯定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用到的药物

伊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均可。

我们常用的是害获灭,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原液为1%伊维菌素注射液。

药物配制方法

将害获灭原液50倍稀释后使用,即浓度为0.02%。

如50 mL原液加入2450 mL无菌纯水,混匀,分装于500 mL的白色小喷壶中。

“预防性”给药

之所以打上引号“”,是想这个“预防性”其实是指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假如评估发生概率很小,或在您设施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螨虫感染,我觉得不应该给药。

a) 预防对象

对拿进拿出屏障环境的实验大小鼠,以及各种来源引进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存疑的待净化隔离检疫小鼠,为避免和预防动物体表螨虫随动物引入设施而给予预防性给药。

b) 操作方法

在引入可疑动物时,用害获灭喷壶对着笼盒的四个角均匀喷洒,使害获灭稀释液均匀分散于笼盒四角壁后,然后将小鼠转移过来。

喷壶每喷1次药液体积约1 ml,切忌对小鼠直接喷洒。小鼠螨虫防治指南#注意事项

小鼠在运动中会沾上药物,然后发挥体内治疗的作用。

治疗性给药

a) 治疗对象

由于螨虫具有较强传染能力,当房间内发现有螨虫阳性时,该房间所有动物连续3周在换笼操作中给予治疗性给药。

b) 操作方法

连续3周每周换笼时,用喷壶对着灭菌后的干净笼盒四个角均匀喷洒,使害获灭稀释液均匀分散于笼盒四壁,然后将小鼠转移过来。

换笼时配套更换全部网格和上盖,及饲料和水瓶,并清洗笼架。
这一步很关键。因为网格上会有很多螨虫成虫和虫卵的。

换下来的全套笼盒也要尽快清洗,灭菌后再次使用,避免螨虫到处滋生。

防治效果检测

治疗性给药的实验动物在连续治疗3周后,粘毛镜检,依据镜检结果判定治疗效果及后续治疗程序。

一般情况下,连续3周后,配合每周更换全套重新灭菌的笼盒、笼盖和网格以及清洗笼架,即可彻底清除。

另外,每三个月更换笼盖网格时,将替换的旧网格放在桌面上轻轻磕打,并仔细观察桌面上有无掉落的寄生虫。

注意事项

a) 切忌对着小鼠体表喷洒过多药物,以免小鼠舔舐发生神经毒性,抽搐而死。

b) 治疗一面架子大约需使用1个喷壶500 mL害获灭稀释液。

c) 笼架排风口由于积攒了很多IVC内粉尘,很有可能也有螨虫污染,需要把笼架也进行清洗消毒。

d) 在洗消间堆积的物品,也要配合全面消毒,以防带入屏障再次导致污染。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OP,编号为 E-2005-害获灭预防或治疗小鼠螨虫标准操作规程及网站。本网站已经获得使用许可,转载。其他网站使用,请联系用户:Changzai